安卓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App

青羽谈数学思想


青羽谈数学思想


一、数学思想是什么?


“数学思想”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词,它指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,换句话说就是把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之后的东西。某种程度上说,数学思想是掌握数学的精髓。


数学思想不同于数学灵感。数学上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发现,都是来自于转瞬即逝的灵感发现,如笛卡尔引入直角坐标系,庞加莱发现富克斯函数的变换方法,哈密顿推广复数至四元数等等。数学灵感就像是模糊隐约的雾中之花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;数学思想则至少可观其轮廓,具有一定的“形”。数学思想是“积之在平日”,数学灵感则“得之于俄顷”。


数学思想也不同于数学方法。“数学思想”往往是观念的、全面的、普遍的、深刻的、一般的、内在的;而“数学方法”往往是操作的、局部的、特殊的、表象的、具体的、技巧的。数学思想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;数学方法也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。


由此在本文我想通过由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来体现出一定数学思想,同时也会在重要的地方加以讲解。


二、我个人的数学思想


数学家将数学思想分为了几个大类:函数方程思想、数形结合思想、分类讨论思想、方程思想、整体思想、化归思想、隐含条件思想、类比思想、建模思想、归纳推理思想、极限思想。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,我对这些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都还算比较熟练。


先谈谈我的认知吧。我曾听过一个绝妙的比喻:假如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,有一口锅,一袋面,一盆水,要怎么煮面?后来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,把水倒进锅里,再把锅里的水烧开,再把面丢进去煮熟就行了。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,可是我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,有一口装有水的锅,一袋面,一盆水,要怎么煮面?一般人肯定想的是,直接把锅里水烧开,再把面煮熟就行了。但数学家的想法比较奇特,他说把锅里的水倒掉就行了。因为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的唯一区别就在于,原先的空锅变成了有水的锅,那么我把水倒掉,这个问题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,而第一个问题是已解决的,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。


这个比喻虽有不当之处,因为现实中肯定没人这么干。但在我看来它却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:以退求进,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


我先出一道数列的题来表达这个思想,请看下题:


例1.

若{ ana_n }是一个等差数列,SnS_nana_n 的前 nn 项和,且满足


Sn1+Sn+Sn+1n\dfrac{S_{n-1} +S_n +S_{n+1}}{n}=3+3n+2n=3+3n+\dfrac{2}{n} (n2)(n \geqslant 2) ,求{ ana_n }的通项公式.

思路:

由给定条件联想到一个常用结论:如果{ ana_n }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,那么{ Snn\dfrac{S_n}{n} }也是一个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2\dfrac{d}{2} .

于是想到将左式变形,那么3个S如何处理呢?我们不妨退一步,将 SnS_nana_n 表达出来.

左式=3a1+3a2++3an1+2an+an+1n=\dfrac{3a_1 +3a_2 + \cdots + 3a_{n-1} +2a_n +a_{n+1}}{n}


这样容易观察出,可以利用 an1+an+1=2an a_{n-1}+a_{n+1}=2a_nan+1a_{n+1} 化掉,则

左式=3a1+3a2++2an1+4ann=\dfrac{3a_1 +3a_2 + \cdots + 2a_{n-1} +4a_n}{n}  =3Snn+anan1n=\dfrac{3S_n}{n}+\dfrac{a_n -a_{n-1}}{n}

这个式子足可谓美观,又可将其表示为

3S11+3d2(n1)+dn\dfrac{3S_1}{1}+\dfrac{3d}{2} (n-1) +\dfrac{d}{n}

所以有

3S13d2+3d2n+dn3S_1 -\dfrac{3d}{2} +\dfrac{3d}{2} n +\dfrac{d}{n} =3+3n+2n = 3+3n+\dfrac{2}{n} ,

易得到

d=2d=2S1=a1=2S_1=a_1=2

所以

an=2na_n=2n


个例题就体现了以退求进的好处,如果我们直接从 Sn1+Sn+Sn+1S_{n-1}+S_n+S_{n+1}3Sn+anan13S_n+a_n-a_{n-1} 是有一定的难度的,正是从"S"到 "a"这一步,才使得左式的结构清晰明了。同时对于已知结论的熟练掌控、相似结构的触类旁通也极为重要。



第二点,关于转化与化归往往需要做题的熟练度和对式子及数字的敏锐程度。


我们都知道如果有式子 1a+1b=m \dfrac{1}{a}+\dfrac{1}{b}=m (m为常数),要求a+b的最小值,只需妙用“1”的代换让两式相乘即可,即


a+b=1m(1a+1b)(a+b)a+b=\dfrac{1}{m}(\dfrac{1}{a}+\dfrac{1}{b})(a+b)


=1m(1+1+ba+ab)=\dfrac{1}{m}(1+1+\dfrac{b}{a}+\dfrac{a}{b})


然后对ba+ab\dfrac{b}{a}+\dfrac{a}{b} 用均值不等式即可。


如果所求式子的形状并不是常规形状,那么转换出想要的式子往往需要技巧,比如下题。


例2.


已知 2a+1b=1\dfrac{2}{a}+\dfrac{1}{b}=1 ,求4a2+3b1\dfrac{4}{a-2}+\dfrac{3}{b-1} 的最小值。


思路:

观察两式,a与2总是相关联,b与1总是相关联,于是可以从右式的2和1入手.


解:


因为


4a2+3b1\dfrac{4}{a-2}+\dfrac{3}{b-1}

=4a12a+3b11b=\dfrac{\dfrac{4}{a}}{1-\dfrac{2}{a}}+\dfrac{\dfrac{3}{b}}{1-\dfrac{1}{b}}


=4a4ab+3b6ab12a1b+2ab=\dfrac{\dfrac{4}{a}-\dfrac{4}{ab}+\dfrac{3}{b}-\dfrac{6}{ab}}{1-\dfrac{2}{a}-\dfrac{1}{b}+\dfrac{2}{ab}}


=4a4ab+3b6ab2ab=\dfrac{\dfrac{4}{a}-\dfrac{4}{ab}+\dfrac{3}{b}-\dfrac{6}{ab}}{\dfrac{2}{ab}}


=3a+4b102=\dfrac{3a+4b-10}{2}


3a+4b=(2a+1b)(3a+4b)3a+4b=(\dfrac{2}{a}+\dfrac{1}{b})(3a+4b)

=6+4+8ba+3ab=6+4+\dfrac{8b}{a}+\dfrac{3a}{b}


10+46\geqslant 10+4\sqrt{6}


代入,得

右式 10+46102\geqslant \dfrac{10+4\sqrt{6} -10}{2} =26=2 \sqrt{6}


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和总是变量相关联的数字,从此入手便可很快转化成我们想要的形式。不过所谓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意思是我们观察事物,如果所处的立场不同,观察到的结果也会不同。我们思考处理某一个数学题,如果从某一角度用某种方法解决难以奏效时,不妨换一个角度去观察,换一种方法去处理。


还是以这道题为例,如果没观察出关联的变量和数字,也可用利用条件中的“1”用三角函数的方法。设2/a=cos²θ,1/b=sin²θ,再将此关系代入式中,同样可以解决问题。


下面再举一道例题谈一下建模思想。


例3.


证明世界上任意6个人中,总存在3个人互相认识或互相不认识。


这是一道典型的拉姆齐理论问题,先给这6个人编号为ABCDEF,理论上我们可以枚举出所有的情况,最后推出结论。但这种方法太过繁琐,并且有些“暴力”。


如果能体现出建模思想,那么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把每个人看作一个点,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用线段表示,由于两个人只可能存在两种关系:认识或不认识,可对线段进行涂色,不妨以红色表示认识,蓝色表示不认识。现在的问题简化到:任选6个点,并把每两点之间连线,并对每条线涂上一种颜色,那么是否必然存在一个同色的三角形?


通过这种建模我们做到了人物之间关系的可视化,那么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就更具直观性.


不妨先考虑A,在A与其它五点的五条连线中涂上红蓝两色,由鸽巢定理,至少存在三条线都为同一颜色。不妨设AB、AC、AD为红色,那么如果要避免产生同色三角形,BC、CD仅可涂上蓝色,可是这时BD无论涂什么颜色,都会出现同色三角形,因此同色三角形必然存在。


在这个模型中,问题已得到简化。再通过一次鸽巢定理,大大缩小了考察的范围,能使问题再次简化。由此可见数学思想的体现的往往不是单个思想,而是多种思想结合起来体现的。


下面再说一个故事,来谈一下极限思想以及对我新知识的理解方式。


我高二刚学导数的时候,老师说“一个点的导数就是这个点在图像上切线的斜率。”我对此不满,并认为应该说成是斜率的最佳近似值。因为高中对“极限”的讲述实在是太少了,以至于难以对导数及微积分做到真正本质上的理解。在我的理解中,当△x越来越小时,输出值与真实斜率之间的误差也越来越小,直至可忽略不计,因此称为最佳近似值,即无论你用什么刻度去衡量,都测不出它的误差。


我始终认为导数与“真实斜率”是存在误差的,只不过误差是一个大于0但测不出来的数。在当时我并没有接触到本质上的“极限”思想,但我能有这方面的理解,现在想来也足为可贵。事实上,我的疑问在第二次数学危机期间,正是数学家所不能理解的核心思想——极限。


让·勒朗·达朗贝尔说:“一个量要么等于0,要么不等于0.若等于0,它早已消失无痕;若不等于0,便不可随意消除。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。”


在现代对导数的定义和牛顿、莱布尼兹的方法不一样,不同在于现代方法不会用0做除数,而是用一个趋近于0的量,这个量在现在已有完全合乎逻辑的定义,在此我也不加赘述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一首诗的意境与无穷小量极为相似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那“孤帆”就是一个在“长江”这条数轴上的一个点,向那无穷远处航行,最终消失于水天一际之中,这便是极限。


还有一个曾深深困扰我的问题是无穷集合的势。


先举个例子,大圆上的点和小圆上的点哪个多?


我们只需将两个圆的圆心放在一起,然后连接大圆上的半径,即可找出两个圆上的点存在一种一一对应关系,通过这种一一对应我们可知两圆上的点是一样多的。如果我们设集合A为所有大圆上的点构成的集合,集合B为所有小圆上的点构成的集合,那么可称集合A和集合B是等势的,即元素个数相同。 事实上如果存在着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对应关系,那么称A和B等势。

 

但有一天我发现一个事情:我可以建立从(0,1)上的全体有理数到(1,﹢∞)上的全体有理数的一一映射关系。我只需任取一个(0,1)上的有理数,然后作出它的倒数,便唯一对应了一个(1,﹢∞)上的有理数。那么(0,1)上的全体有理数到(1,﹢∞)上的全体有理数是否一样多呢?我曾一度怀疑我的结论的正确性,因为在(1,﹢∞)上有无穷多个(0,1)这样的集合,为什么两者还能等价呢?


数学有时候就是这么看似背乎逻辑,实则蕴藏真理。如果理解其背后的本质,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事实上,任意两个区间上的有理数个数都相等。如果要验证这个命题的成立,只需构造一个对两个任意区间上的有理数的一一对应关系。关于它,我有一个绝妙的构造方式,但是限于本文篇幅不够,在这里我就不加赘述。


对于此类于生活常识相背离的事物,唯有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,用数学思想去理解,才可以认识到它的合理性。


三、一些数学家的数学思想


3.1 欧拉——哥尼斯堡七桥问题

要提数学,不由得要提到大数学家欧拉(Euler),13岁考入大学,16岁获硕士学位,一生发表书籍和论文高达886篇,据说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,足足忙碌了47年。


欧拉一生的成就不胜枚举,其中有一项就是解决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,这也成为图论、拓扑学的滥觞。哥尼斯堡曾是德国城市,后属苏联。普雷格尔河穿城而过,并绕流河中一座小岛而分成两支,河上建了7座桥。传说当地居民想设计一次散步,从某处出发,经过每座桥回到原地,中间不重复。


当地居民经过多次尝试都无果,他们不禁在想这种设计是否可行?于是他们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欧拉。欧拉拿到这个问题后,略一沉吟,便说“我可以将陆地简化为点,将桥简化为线,这样这个问题就等效于一笔画问题。”


在欧拉这般精湛的数学眼光下,以上两图的几何性质的联通之处自然是无所遁形。我们只需在图2中,只用一笔画出这个图形,并且每条线只经过一次。然而即使简化成这样,欧拉也不能看出其是否能一笔画成。 欧拉认为,如果一些图形能够一笔画出来,那么这些图形必然满足某种条件。同理,若一些图形不能够一笔画出来,那么这些图形必然不满足某种条件。那么这种条件究竟是怎样的呢?答案应该就在图中最基本的元素——点。


点具有怎么样的性质?如果我们要用笔去画,必然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。那么这里就有两个点比较特殊,若是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,那么就只有一个点比较特殊。


由这一个性质也不能得出什么条件,那么点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呢?通过画了多个图形,欧拉发现有些点上面会有奇数条线,有些点上面有偶数条线。欧拉称这两类点为“奇点”和“偶点”。


如果一个点是起点,那么画的线必然有出无进,那线的个数应该是奇数,对于终点也是一样;而如果一个点是中间过程的点,那么画的线必然有进有出,那线的个数应该是偶数。需要注意的是,起点也可以作为中间过程的点,因为线画出后还可以再次经过起点,这样对起点增加了两条线,线的个数仍为奇数,对于终点也是一样。


欧拉由此得出结论:如果一个图形上,它仅有两个奇点或者0个奇点,那么它必然可以一笔画出。方法就在把奇点作为起点和终点,然后将其他的点依次连接即可。于是再观这个七桥问题,在图2中可见四个点都是奇点,那么它必然不可一笔画出。


这个七桥问题总算是解决了,可一笔画问题到了如今仍在继续。如果一个图中它有2n个奇点,那么画出这个图最少需要几笔呢?存不存在这样一个图,它里面有奇数个奇点呢?这两个问题留待读者自己思考。


3.2 罗巴切夫斯基与欧式几何第五公设

公元前三世纪,欧几里得集前人几何研究之大成,编写了数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深远影响的巨著《几何原本》。它以公理法建立了科学理论体系,并在开头提出了五个公设,其中前四个非常容易理解,但第五公设却富有争议,其内容可论述为过直线外一点,有且仅有一条平行线,因此它又叫做平行公设。


自公元前3世纪至19世纪初的两千余年中,数学家们投入了无穷无尽的精力试图由前四个公设推出平行公设,但他们几乎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,却都遭到了失败。


罗巴切夫斯基一开始也是循着前人的思路,但很快便意识到这些方法行不通。于是他另辟蹊径,大胆思索问题的相反提法: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平行公设的证明。他的逻辑方法是,为证“平行公设不可证”,首先对平行公设加以否定,他假设过直线外一点,可以做两条平行线,然后用这个否定命题和其他公设组成新的公理系统,并由此展开推演。


首先假设平行公设是可证的,即平行公设可由其他公设推演出来,那么在新的公理系统中,必然会出现矛盾。


可是在推演过程中,罗巴切夫斯基得到了一连串古怪、不合常理的命题。但是经过反复审查,却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任何逻辑矛盾。于是,远见卓识的罗巴切夫斯基大胆断言,这个新公理系统可构成一种新的几何,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。这种新几何后来被称为罗氏几何。


罗巴切夫斯基巧妙的反证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的体现。


3.丹迪林双球


这个仅在高中教材中占有不足2平方分米纸张的证明,确是我最喜欢的证明之一。


关于椭圆,它的定义为:平面内与两定点 F1、F2 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 2a (2a>|F1F2|)的动点P的轨迹叫做椭圆。


但作为圆锥曲线的一种,椭圆还可由平面去切圆锥得到。


图中的相交曲线即为椭圆。那么这两种定义是否等价?丹迪林有一个绝妙的证明方法。那便是引入两个球体,分别在所截平面的上方和下方,并满足这两个球体既与所截平面相切,又与圆锥体相切。



我惊叹于他天才般的构造,在做初中水平的题时,经常喜欢引入一些圆,并利用圆的性质去解题,从而使过程变得简洁而美观。那么丹迪林如何能做到呢?我想除了天赋以外,他的数学思想也贯彻其中:两个球与平面的切点,很可能就是椭圆的焦点。并且如果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总是相等,那么必然可以利用这两个球,将距离进行某种转换。那么既然这个相交曲线上的点,与焦点的连线必然与球相切,这种转换就应该利用过球外的点做球的切线长总是相等这一结论。由此,我们应该还利用到这“两个球与圆锥体相切”这一条件。



我想这张图已经足够明显,这个证明用到了题设中的所有条件,并且这两个球更使得这个问题直观清晰。若是有人想收集数学中的最美证明,我想它必然当之无愧吧。

不知通过这些问题,读者是否能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。与方法不同,数学思想往往是晦而不显,在平日的做题中,一点一点的积累。我认为化抽象为具体、化未知为已知、化空洞为直观是最常用的思想。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,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。掌握数学思想,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。



苹果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