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卓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App

青羽讲数学史(四)下


青羽讲数学史(四)

中国篇下·古中国璀璨的数学成就

数学长征,青羽


祖冲之亦是中国杰出的数学家,他自少时便“专攻数术,搜烁古今”,同时主张绝不“虚推古人”,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,总是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。如他自述所言:“每每亲量圭尺,躬察仪漏,目尽毫厘,心穷筹测”。


祖冲之除了将圆周率精确至小数第7位之外,还给出圆周率的分数形式:约率(227\dfrac{22}{7} )和密率(355113\dfrac{355}{113} ),这极大程度上简化了天文、历法中相关的计算问题。


祖冲之还写过《缀术》五卷,被收入《算经十书》中。但由于隋朝时“学官莫能究其深奥,故废而不理”。这一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《缀术》的失传。但关于其失传,历史中富有争议,隋唐时数学落后,众多数学家认为《缀术》“全错不通”。那么究竟是《缀术》全错不通,还是学官不究其奥?我认为后者更具说服力。


总之,在北宋时期,《缀术》已完全失传。后世学者多叹息痛恨于此,曾有学者欲复原《缀术》,但莫不失败,由此可见祖冲之学问之高深。


祖冲之之子祖暅总结了刘徽的有关工作,提出了祖暅定理,即“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”,意思是等高的两立体,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,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。祖暅应用这个定理,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问题。


同样在南北朝时期,有一篇著作《孙子算经》中提出了一个“物不知数”问题,原文如下:有物不知其数,三三数之剩二,五五数之剩三,七七数之剩二。问物几何?意思是:一个整数除以3余2,除以5余3,除以7余2,求这个整数。


对这个问题,《孙子算经》中首次提到了同余方程组问题,以及以上具体问题的解法。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个题。


我们可以把除以3余2和除以7余2的数写成21n+2,(n为正整数)


21n+2除以5余3,则21n除以5余1,易想到21除以5余1,那么要求n除以5余1(乘数之余等于余数之乘),则n最小取1。同样,n也可以取6,11,16...


于是我们得到了满足这个条件的最小的数是23,但这个问题的解法显然有无数多个,能否表达出它们的通式呢?显然,n除以5余1,则可设n=5a+1(a为自然数),那么这个数就等于21n+2=21(5a+1)+2=105a+23。


这个工作大概是宋朝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所做,秦九韶在《大衍类》中对其作出了完整系统的解答。


对于这种解答过程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孙子定理”,但在西方称其为“中国剩余定理”。于其冠以“中国”二字,可见西方学者对中国数学成就的认可。通常一个定理的命名,都是以其发现者的名字,如韦达定理,毕达哥拉斯定理等,以国家名字为名的,此为仅见。


中国剩余定理是数论四大定理之一,其地位至关重要。与其并列的还有威尔逊定理、欧拉定理、费马小定理。


至隋朝,隋炀帝大兴土木,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。


中唐之后,国家商业繁荣,航海测位、天文历法计算、经商贸易筹算等对数学工具的需求大大增加,由此朝廷急需善数之臣。在此背景下,国子监增设算学博士和助教,使得贵族子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升,众多古代数学经典得到良好的保存。另外,晚唐时的计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普及,出现多种使用的算术书,对于一些算法力求简捷。



4.宋元朝——磨砻淬励而迎来巅峰


960年,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,使得农业、手工业、商业空前繁荣,科学技术突飞猛进。于此时期,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。如贾宪的《黄帝九章算法细草》,秦九韶的《数书九章》,李治的《测圆海镜》和《益古演段》,杨辉的《详解九章算法》等等。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巅峰。


其中,秦九韶是南宋时的著名数学家,与李治、杨辉、朱世杰并称“宋元数学四大家”。他23岁考中进士,创造了“大衍求一术”,即中国剩余定理,又可称为“大衍归一术”(听起来好高大上)。他还创造了“正负开方术”,即秦九韶算法,世界各国从小学、中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,几乎都接触到它的定理和解题原则。



所谓秦九韶算法,是对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。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数学家霍纳的同样解法早了572年。这种算法是将多项式改写成多层一次项式,再由内而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。我们不妨以一道例题来代替一般性的结论进行讲解:


如,设 f(x)=3x4+2x39x211x+1f(x)=3x^4+2x^3-9x^2-11x+1 ,求f(4)f(4) 的值


根据秦九韶算法,将多项式改写为:f(x)=(((3x+2)x9)x11)x+1f(x)=(((3x+2)x-9)x-11)x+1 ,这种改写方法是十分简单的,只需逐层减掉常数项,再提出x即可。那么我们从最里层开始,记V0为最里层括号中的一次项系数,V1表示最里层括号里的数,V2为第二层括号里的数...


则本题中V0=3,V1=3×4+2=14,V2=14×4-9=47,V3=47×4-11=177,V4=177×4+1=789. 所以f(4)=789f(4)=789 . 在这个算法中,我们只需计算4次乘法和4次加法。如果对于最高项为n的多项式,我们最多只需计算n次乘法和n次加法。而如果用一般方法去计算,我们需进行 n(n+1)2\dfrac{n(n+1)}{2} 次乘法和n次加法,可见秦九韶算法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。


对于计算机而言,乘法的运算过程较为复杂,因此我们编写程序时希望尽可能的减少乘法计算的次数。由此秦九韶算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算法,其实,即使在现代,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求值的问题时,秦九韶算法依然是最优的算法。


此外,秦九韶还创造了“三斜求积术”,即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已知,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。这与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海伦公式一致,不过其形式略有不同。


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a、b、c,由三斜求积术表示的S:


S=14[c2a2(c2+a2b22)2]S=\sqrt{\dfrac{1}{4} \bigg[ c^2 a^2 - \bigg( \dfrac{c^2+a^2-b^2}{2} \bigg)^2 \bigg]}


此处a、b、c满足轮换对称,即可以互换位置,由海伦公式表示的S:

S=S=(a+b+c2)(a+bc2)(a+cb2)(b+ca2)\sqrt{ \bigg( \dfrac{a+b+c}{2} \bigg) \bigg( \dfrac{a+b-c}{2} \bigg) \bigg( \dfrac{a+c-b}{2} \bigg) \bigg( \dfrac{b+c-a}{2} \bigg)}


两者形式不同,但其实是一样的。在三斜求积术中,涉及到了二次的计算,而在海伦公式中,仅需进行一次式的计算。在不同的环境下,选用更方便计算的公式可以问题简化。


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评价秦九韶:“他那个民族、他那个时代,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”


对于此话,我有一番个人的见解。众所周知,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。自赵匡胤开国以来,宋朝始终未能真正强大起来。先有辽,后有金,最后是元。这些剽悍的民族尚武力、好骑射,喜欢攻城略地的扩张。而宋朝,不但重文轻武,且愿意为苟安低头,称兄道弟,纳税称臣,只要保得住“天下”,一切拱手相让也在所不惜。
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多少仁人志士愿为国仗剑,抵御外敌,奈何他们始终是黯淡无光地在漫漫长路上蹒跚前行。纵有千般愁苦,万分不甘,也留不住分崩离析的大宋。如刘辰翁词中“那堪独坐青灯,想故国、高台月明。”辰翁之悲,实为亡天下之悲也。


南宋众多高士,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报效朝廷,或纵马沙场,或治安一方。如秦九韶便有高风亮节,并且磨砻淬励地精研数学,为大宋复兴之大业献上自己毕生之力。


数学家使国家强盛,这是史有前例的。如四大数学家之一的阿基米德,为一个弱小国家发明了多种强劲武器来抵御强大的罗马帝国的进攻。


于此同时的南宋,还有一个叫杨辉的数学家同样有伟大的发现——杨辉三角。杨辉三角是二次项系数在三角形中的几何排列,它将二次项系数图形化,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表达出来,是一种离散的数与形的结合。



与杨辉三角直接相关的就是二项式定理。在上图中,第0行可表示 (a+b)0=1(a+b)^0=1 ,第一行表示(a+b)1=a+b(a+b)^1=a+b ,第二行表示(a+b)2=a2+2ab+b2(a+b)^2=a^2+2ab+b^2 ,第三行表示(a+b)3=a3+3a2b+3ab2+b3(a+b)^3=a^3+3a^2b+3ab^2+b^3……以此类推,每行的数都可表示这个次级的展开式中每一项的系数。


由此可见,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形是一对天然的数形合一。但杨辉并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,最早是贾宪在北宋时期提出来的。此三角形在西方被帕斯卡提出,比杨辉迟393年,比贾宪迟600年。


在中国它通常被称作杨辉三角,但在西方更乐意称帕斯卡三角形。


关于它有许多的性质,如图中的红色线条就是其性质之一,上面两个数的和等于下面的数。它的很多性质直接与排列组合的公式相关,因为三角形中的数字都可用组合数表示,如图中表示的 Cn1C_n ^1 等,其中 Cnk=n!k!(nk)!C_n ^k =\dfrac{n!}{k!(n-k)!} ,它的意义可以为从n个人中任选k个人出来,一共有多少种方案。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。


到了金代,数学家李治提出了“天元术”,元代的朱世杰将其完善并用于建立二次方程。天元术与现代数学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,但在那个时期,列方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,人们对二次方程都不求甚解,对三次及更高次的方程,可谓所知甚少了。


而在中国,自春秋战国以来,数学家就一直在为列方程与解方程寻求方法。至宋代创立的增乘开方法的发展,解方程有了完善的方法,而列方程的研究,则归功于天元术这一杰出的创造。


宋元时期数学的繁荣,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,也是传统数学发展的必然结果。然而从明代开始,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,一些西方的思想开始进入中国,中国数学与西方数学开始融合。但这融合过程中,中国数学失去了很多自己的成果,十三世纪的考试制度中已经删去了数学内容,中国数学从此走向衰落。


再后来,是列强用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,此时统治者及官僚才意识到要“师夷长技以自强”,由此遣送大量青年人及学者前往西方学习,将西方的数学思想、数学成果大量带入国内。


民国之后,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如华罗庚、苏步青、陈省身、陈景润、熊庆来等等,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有关这部分内容,以后或许会向大家介绍。

     

 

结语


自此,数学史中国篇算是完成,我省掉了其中许多内容,但精讲了一些人和他们的成就,其中包括了上一期未能详述的刘徽割圆术。关于省掉的内容,在此后的数学史篇章中将或有穿插。另外,这篇文章中有部分内容我掺杂了个人情感,事实上,许多人完成了学业,对自己国家的数学发展却所知甚少。但若你了解的越多,就越能深刻地认识到,历史绝不是冰冷的,它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,能够催人心神,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前人共鸣。我读数学史,每每读到振奋人心之时,莫不悠然神往,如痴如醉。其中各种感触,莫能尽述,但它却真实地存在。


将中国篇作为外传的原因在于,中国的数学很少有走入西方的(并被西方学者承认),我所知的也仅有中国剩余定理。因此中国的数学算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发展的,与我所想要讲述的数学史不同,那是一个连续的、在自我体系中不断发展的数学史。下一篇我将写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,敬请期待。

苹果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App